近幾年專業家電回收機構有所增加,然而很多消費者由于不了解回收渠道,選擇把廢舊家電賣給不具備專業處理能力的小商販。業內人士表示,目前家電回收體系建設已有很大進步,但公眾意識沒跟上,回收操作的便利性也不夠,仍有大量廢舊家電產品無法進入正規回收渠道,這要求回收的“最后一公里”工作要做到位。
伴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電的更新換代速度也在加快。廢棄的家電,一扔了之令人心疼,不扔又占用空間;而當做廢品處理又賣不了多少錢。這種境況,的確讓人處于幾難之境。去年年底,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我國正處于家用電器報廢的高峰期,每年理論報廢的家電量達到1億到1.2億臺,并且還以平均每年20%的數量持續增長。
按照規定,廢棄的電器電子產品應該是由專門的回收企業來處理,而目前的情況卻是,一方面廢棄電子產品增量巨大;另一方面正規的回收企業收不到廢家電。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109家處理企業處理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僅在2017年就可能存在至少2000萬臺未經正規企業處置的報廢家電。
事實上,舊家電含有許多塑料、橡膠、玻璃等可供回收的再生資源,還有的廢舊電子產品含有金、銀、銅等貴金屬。對其處置不規范不科學,不僅容易造成資源的浪費,更有可能給環境造成一定影響。并且,我國專門有《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資格許可管理辦法》,對企業資質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但現實卻是,老百姓身邊缺失有相關資質的回收點。
紓解廢舊家電回收之難題,一則需要政策的支持,比如,據報道,以正規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企業目前的經營情況來看,很難解決回收車輛、人員這些對接中的難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僅靠企業的責任心遠不夠。這也就需要國家層面通過綠色金融、綠色采購、稅收優惠、榮譽獎勵等完善激勵政策,以解決企業的后顧之憂。
二則公眾的安全和環保意識也亟待加強。比如,相關部門應加強相關知識的普及,教育引導公眾學習及掌握科學處理廢舊家電的方式方法,使廢舊家電處理走向規范化、秩序化。尤其對于個人而言,應該認識到環境保護人人有責的道理,在對待廢舊家電上,既要避免一扔了之的陋習,更須避免讓其淪入不法回收商家,從而給環境安全帶來隱患。
總之,讓置換下來的電器電子產品有一個安全環保的去處,也是一件事關環境安全的大事。因此,需要全社會重視起來。據悉,許多回收機構、電商企業、二手交易平臺等,都在盡力跟游擊隊商販比拼便利,打通“最后一公里”;而且,當前已涌現越來越專業、合規的回收企業,包括一些“互聯網+回收”企業。期待著廢舊家電回收難題得到盡快且完美的紓解。
文章來源:中國家電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