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亂象
重拳整治能治本嗎?
人們出行的巨大需求助推了低速電動車的快速發展,但也因為行業缺乏監管、權責不清、標準遲遲未出臺等原因,導致了行業各種亂象。
對此,各地政府也不乏重拳出擊整頓。今年7月11日起,鄭州明確規定市區范圍內的電動三輪車和電動四輪車,不論是無證上路還是無牌上路,都將按照機動車標準執行處罰。同時,還對許多低速電動車銷售商實行了關店處理。這是鄭州自2007年禁摩以來最嚴厲的一次聯合整治行動,對鄭州和周邊地區低速電動車市場都產生了較大影響。
兩周后,山東省公布“300萬輛低速電動車怎么管 山東擬實施禁行限行”的管制政策,之后菏澤、泰安等地分別出臺了地級市層面的低速電動車管制政策。
除此之外,北京市也在醞釀對低速電動車嚴格管理。這必然是隨著低速電動車規??焖僭鲩L,導致的公共道路資源緊張,違章占道、交通安全事故等多發,而引發的一輪政府加強管理措施。
但是解決城市交通問題,要疏而不是堵,一刀切的關停禁行既影響居民出行的便利,又影響企業發展,辦法就真的只能靠“禁”和“限”嗎?
產業升級
亟待政策合理引導
其實,低速電動車產業發展至今,從來都不是靠政府扶植,反而是在一輪又一輪的嚴格管理中,逆市增長,規??焖贁U張。這足以說明,是人們巨大的出行需求反映到市場,推動了市場繁榮。隨著城鎮化發展,我國三四線至鄉鎮居民有6億的龐大人口基數,整個產業發展可以說剛剛開始,潛力巨大。
如何解決人民群眾便利出行和道路資源緊張之間的矛盾,就是考驗管理智慧的時候了。事實上,2015年,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展改革委、科技部、公安部、交通運輸部已經上報《關于低速電動車管理有關問題的請示》,提出了“升級一批、規范一批、淘汰一批”的工作思路。隨著競爭的加劇,電動車行業也確實開始產業升級,品牌集中度加強。
其實細數現在低速電動車的使用場景,都是實實在在的出行“剛需”:一二線限購城市的以家為中心的生活代步,三四線城市至鄉鎮居民經濟可承受范圍內的出行工具。
正是因為這些“剛需”,低速電動車的保有量逐年增高,對道路和交通的負擔也會日益增加,加強管理已經勢在必行??稍谡邔用?,低速電動車到底納入乘用車、摩托車還是單獨類別的機動車管理,尚無定論。
這種“三不管”的現狀,一方面無法控制產品質量造成安全隱患、滋生行業亂象,另一方面也讓電動車用戶的權益難以得到保障。
也正是難以監管,才會出現一刀切的禁、限,這是居民出行和產值的雙重損失。結合實際情況,政策是否可以更加因地制宜,在敦促著低速電動車行業盡快標準化、規范化、品牌化的同時,也讓更多使用低速電動車的居民可以踏實、放心地出行。正向的政策引導,是產業和出行的一舉兩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