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汽車40年來取得了巨大成就。40年來,汽車產量從1978年14.9萬輛到2017年的2900萬輛。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雖然10月份汽車整體產銷量在下滑,全產業進入了低位運行區,但新能源方面產銷保持高速增長。今年1至10月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7.9萬輛和86萬輛,分別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69.95%和75.59%。 10月份,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4.56萬輛和13.79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了58.13%和51.01%。其中純電動汽車產銷分別完成11.64萬輛和11.12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產銷分別完成2.93萬輛和2.66萬輛。
新能源汽車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出現了很多問題。比如市場上普遍存在的問題:電動汽車的續航里程與宣傳不符,廠家夸大宣傳的事例很多,電動汽車自燃著火的案例頻發等。這些問題引起市場上對新能源汽車產生廣泛的爭議,無論是用戶群體還是專家群體,都開始對純電動汽車的技術路線與發展前景產生了不同的看法。
未來電動車會擠走燃油車嗎?
新能源汽車在政策與市場的共同主導下,良莠不齊快速發展的同時,也暴露出了眾多的問題,當下純電動汽車和燃油車之間該如何選擇,二者是你死我活的競爭,還是兩種技術路線并行發展呢?
在2018 SAECCE 院士論壇“汽車強國與自主創新”為主題的主旨演講環節中,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名譽理事長付于武表示,“當前,汽車產業發展還是需要尊重客觀規律。 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使我國汽車產業充滿生機和活力,帶來無限想象。但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看到一些浮躁的現象,違背客觀規律的做法,我們必須引起足夠的警醒,以產業更加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p>
他在會場發出了三個問題:業界需要思考的是“節能汽車要不要多元? ”“新能源汽車要不要多元? ”“智能網聯要不要多元? ”
發問之后,他給出了自己的回答:“答案是肯定的:多元化符合客觀規律?!备队谖湔J為這與地方政府的盲目投入不無關系。他說:“純電動汽車路線確立之后,有禁售燃油車的風聲,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我們發動機的技術還要不要搞,技術還要不要升級?”為此,他的回答是,汽車產業今天面臨的轉型與升級,需要在轉型中升級、在升級中轉型,不能只談一個方面。傳統汽車必須補短板,升級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必須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山東重工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中國重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濰柴集團董事長,濰柴動力董事長譚旭光博士則也明確表示:“對于商用車的未來,傳統能源仍是商用車的主流動力,但面臨著熱效率提升、零排放等挑戰。未來柴油機熱效率將從現在的46%提升到55%,趨近零排放;到2020年濰柴將向社會率先推出熱效率超過50%的發動機;高壓共軌系統壓力提升至2500bar,后續提升到3000bar;天然氣發動機熱效率從現在的39%提升到42.5%,力爭達到45%。雖然譚旭光認為未來新能源趨勢不可逆轉,但較大范圍商業化應用仍需時日?!?/p>
對于中國汽車產業確定的純電動汽車路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常務秘書長董揚的評價是“中國的汽車技術路線是政府主導,市場競爭為輔?!彼硎局袊畬τ谛履茉雌噺纳a制造到銷售環節,再到電池以及充電樁的建設進行全產業鏈的扶持。對于這一路線的確立,推動了中國最為激情澎湃的電動車造車熱潮。
董揚認為,電動汽車正在追趕世界先進水平。在我國政府主導下,中國形成了世界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取得了很多成績,例如電池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縮短到1年,大客車的安全標準是中國制定的。他認為在電動車技術方面,還有5年時間我們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電動車擠走燃油車的征程不會一帆風順。而這最終的選擇,正如付于武所說:交由市場,由市場選擇,政府主導過強并非好事。其中,安全、節能、環保是汽車產業發展的永恒主題, 而在這三大主題中,安全永遠排在首位。傳統汽車如是,電動汽車亦然,智能網聯汽車更是如此。汽車不同于其他物種,它是交通出行的工具,與人的生命息息相關。各種技術標準、法律、法規等,均圍繞這三大主題而定。而安全對于任何技術路線都有絕對的否決權。
后補貼時代 新能源汽車該如何發展?
未來新能源汽車該如何發展,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明高給出了自己的意見。純電動汽車跟傳統汽車進行性價比的競爭是一個未來趨勢,為了實現與傳統汽車站在同一個平臺,歐陽明高建議,第一,純電動汽車進一步提高電池性能,第二,降低百公里電耗,第三,要有方便的充電設施,第四,保證純電動汽車的安全,安全是下一步發展的生命線。電池、電耗、安全結合基礎設施,就可以越過一個與傳統汽車競爭的臨界點。
歐陽明高認為,新能源汽車領域要在未來幾年有更大的突破,行業會經歷比較大的變革,中國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領先位置將越來越發揮作用,用他的話來說,“世界比我們想象中變得快得多”。
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上海市新能源汽車推進負責人劉建華主任則表示,新能源汽車不光能夠推動汽車產業,某種程度上還能提高全民素質,推動社會誠信體系的建設。另外,插電式混合動力可能是一個長久的過渡產品。從長期來看,插電式混合動力對于我們下一步純電驅動起到了推廣作用。
針對新能源汽車未來的技術發展路線,中國汽車技術研發中心首席專家、新能源汽車與財稅政策研究室主任方海峰博士表示,后補貼時代不管發展純電動還是混合動力,都屬于新能源汽車的技術路線,也都屬于純電驅動路線,從政策層面來說,應該是平等的支持。后續的政策應該保證政策中立性、前瞻性、系統性。未來新能源汽車應考慮如何營造更好地市場環境,以及產業面臨斷崖式的風險。補貼退出之后能否維持發展,要看產品與傳統燃油車的競爭力,特別是價格。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迅速,變革也正在來臨。國家新能源汽車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兼總經理原誠寅先生表示,中國是新能源汽車科技主流消費國,但未建立技術領先優勢。當前技術創新將突破產品定義,形成汽車社會生態變革。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的問題依然突出。而且汽車產業環境面臨著全新的變化,比如產能過剩、新技術挑戰、傳統汽車升級挑戰、產能轉移調整等。
對于補貼退坡對企業的沖擊非常大,他認為企業要追求利潤,就要解決由于補貼退坡帶來的收入影響,就需要企業開源和節流。從客戶的角度去考慮,如何發揮新能源車的優勢,用以解決補貼帶來的成本的沖擊,其實是所有車廠需要要思考的。
豐田汽車研發中心(中國)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總經理湯田修事先生則表示,主機廠不能決定選擇哪個技術是最好的,要從用戶的角度去考慮,因為用戶會做出選擇和決定。主機廠要去知道和了解,并且相應地來做好準備以滿足用戶的需求,提高用戶的滿意度。因此主機廠也會不斷地去思考,提高自身的關鍵技術,降低全生命周期的擁有成本。
未來新能源汽車是發展的大趨勢,但如何發展,如何與燃油車在市場中競爭,還需要整個汽車產業鏈上的各方協同合作,勤修內功,提升產品力和品牌競爭力,正如董揚所言:完全不同意彎道超車或換道超車說法。汽車不是體育比賽中的短跑或長跑的單項項目,汽車技術發展是“全能運動項目”,機械、電子、材料,都不能少;節能、安全、環保,都不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