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26日發布《世界經濟展望報告》更新內容,在上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的同時,指出全球經濟復蘇前景存在“超乎尋常的”不確定性。IMF預測,中國將是唯一一個有望實現自2020年起連續三年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作為全球經濟穩定器的作用凸顯。
全球經濟復蘇仍存不確定性
IMF預測,2020年全球經濟萎縮3.5%,較去年10月份預測收窄0.9個百分點;今年全球經濟將增長5.5%,較此前預測上調0.3個百分點。
IMF對全球經濟復蘇信心增強的主要原因在于新冠疫苗研發和推廣較預期更快。同時,一些經濟體去年下半年一度加速復蘇,部分經濟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使全球經濟站在更高的復蘇起點。
報告預計,今年發達經濟體經濟增長將達4.3%,較此前預測上調0.4個百分點。其中,美國經濟增長5.1%,歐元區經濟增長4.2%,日本經濟增長3.1%。同期,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經濟增長將達6.3%,較此前預測上調0.3個百分點。此外,IMF預計今年全球貿易額增長8.1%,2022年增長6.3%。
IMF同時指出,全球經濟增長依然存在“超乎尋常的”不確定性。關于疫苗的利好消息固然將提振企業和家庭信心,促進消費和投資,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全球經濟增長,但變異新冠病毒蔓延、疫苗普及放緩或支持政策過早退出也可能導致全球經濟增長低于預期。
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將全球復蘇進程比喻為一場與新冠病毒的競賽。競賽結果將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疫苗推廣和政策的有效支持。
報告還指出,各經濟體復蘇預期將因疫情嚴重程度、國內經濟受沖擊程度以及政策支持有效性等各不相同。
中國經濟穩定器作用凸顯
IMF在報告中說,中國經濟繼續成為全球經濟一大亮點,有望實現自2020年起連續三年正增長,將是全球唯一實現這一成就的主要經濟體。
IMF指出,疫情防控取得明顯成效、及時加大公共投資、央行提供流動性支持等因素,使中國經濟得以強勁復蘇。2020年中國經濟增長達2.3%,2021年和2022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分別達到8.1%和5.6%。
戈皮納特當天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中國成為經濟率先復蘇至疫情前水平的主要經濟體,根本原因在于中國成功控制疫情并實施有效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保障了經濟活動快速復蘇。
IMF研究部世界經濟主管馬爾哈·納巴爾也表示,中國政府頒布的政策有效支撐了經濟復蘇。未來,中國私營部門經濟活動有望逐漸加速復蘇。
IMF研究部副主任佩蒂亞·科娃·布魯克斯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中國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引擎之一,在當前全球經濟復蘇進程中,中國扮演著重要角色。她稱贊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發揮關鍵作用,并在疫苗等領域倡導多邊合作。
呼吁多邊合作穩固復蘇前景
IMF報告重申,加強多邊合作有利于穩固全球經濟復蘇前景,打造富有韌性且公平合理的疫情后經濟。
IMF指出,各國需攜手抗擊疫情,包括加大對世界衛生組織主導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的資金支持,確保全球迅速而廣泛地獲得疫苗,解決疫苗獲取過程中的嚴重不平等問題。
戈皮納特認為,擁有更大財政空間的經濟體同步推動公共投資將比各經濟體“單打獨斗”起到更好的經濟提振效果,各國還應通過全球貿易聯系,增強跨境溢出效應,以促進全球經濟共同復蘇。
IMF還表示,在為發展中國家提供優惠貸款以及債務減免等方面需進一步加強國際支持,以創建更包容、更公平的經濟環境。此外,各經濟體還應密切合作,努力應對氣候變化,修補以規則為基礎的多邊貿易體系缺陷。
文章信息來源-中國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