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市場研究機構J.D.Power和《環球時報》聯合發布了《2021年中國消費者自動駕駛信心指數調查》。根據這份調查顯示,中國消費者對自動駕駛技術信心還是比較足,指數達到了50分,遠高于美國消費者的36分,說明中國消費者對自動駕駛的接受度要更高。
之所以中國消費者愿意接受自動駕駛,這是兩大先天優勢所決定的。一方面,中國汽車市場目標受眾逐漸年輕化,90后和00后將成為購車的主力軍。年輕群體對于新技術的接受度要更高,自動駕駛會給他們帶來新奇感和未來科技感。中國人口密度高、人口規模大的特點,恰好就很適合自動駕駛技術的應用,這也是我國發展自動駕駛的先天優勢。 根據調查,有41.3%的中國消費者認為自動駕駛技術,最先實現的場景是停車,其次便是高速道路行駛。事實上,這兩大場景也成為了車企關注的重點場景,例如威馬與百度合作實現了自動代客泊車功能,而長安汽車、本田等多家車企都公布了實現高速公路自動駕駛的時間表。 自動駕駛技術能幫駕駛員解決不少問題,那么它何時才能被廣泛運用到生活中呢?對于自動駕駛汽車上市,消費者普遍預計在5年以后。而應用于物流運輸的自動駕駛汽車上市時間,消費者預計最早約在2026年。 目前來說,大部分中國消費者還是對自動駕駛汽車持樂觀的購買態度。58%的人會觀望一段時間后再考慮,12%的人愿意在試駕后考慮購買。自動駕駛汽車目前還需面臨產品質量和可靠性、產品制造成本等方面的挑戰,希望它能夠早日進入我們的生活,讓我們體驗到更加便捷和新鮮的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