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合作顯然已成為光伏行業新趨勢。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統計,2021年初至今,隆基、晶澳、晶科、陽光電源、通威、天合光能等十多家光伏龍頭企業已簽訂超100個戰略合作協議,其中除了產業鏈深度抱團外,光伏巨頭正迅速外擴“朋友圈”。
一、產業鏈深度聯姻
2020年硅料、玻璃等原輔材短時間內供應不足、價格突漲,直接導致了下游硅片、組件企業出現缺斷貨、毀約議價等現象,緊張的市場供需不僅促成了2020年數十家光伏細分頭部企業超927億元的“搶料大戰”,也讓隆基、通威、天合光能等頭部企業通過互相參股、成立合資公司等方式達成了深度戰略合作,形成硅料-硅片-電池片-組件-電站的產業鏈互補格局。這種由產業鏈供需促成的企業合作在進入2021年后依舊延續。
據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不完全統計,2021年初至今,已有晶科、通威、晶澳、特變電工、天合光能5家光伏企業在通過增資入股、合資擴產形式成為深度戰略合作伙伴?! ?/span>
2月9日,為了進一步加強光伏產業鏈的資源共享與整合,夯實和提升自身的行業優勢地位,龍頭企業晶科宣布與通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進行深度聯姻,共同投資年產4.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年產15GW硅片項目,其中,通威股份按30%股權比例戰略參股晶科能源15GW硅片項目公司,晶科能源按35%股權比例戰略參股通威股份4.5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公司,雙方按股權比例分紅。6月18日,晶科又與晶澳選擇牽手特變電工,入局硅料環節,對內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進行增資擴股,三方共同簽訂《投資建設年產10萬噸高純多晶硅綠色能源循環經濟項目暨內蒙古新特硅材料有限公司增資擴股協議書》,共向內蒙古硅材料公司增資34.4億元,其中新特能源增資28.1億萬元,晶科能源增資3.15萬元,晶澳科技增資3.15億元。
除了晶科外,天合光能同樣選擇增資入股的方式與上游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去年11月,通威股份發布公告,擬與天合聯合投資150億元設立項目公司,共同投資四大項目——年產4萬噸高純晶硅項目、年產15GW拉棒項目、年產15GW切片項目、年產15GW高效晶硅電池項目。今年6月21日,企查查資料顯示,內蒙古通威高純晶硅有限公司工商信息顯示其股權發生變更,新增股東天合光能,注冊資本由原先的12億元變更為28億元,天合光能以5.6億元資金持股20%,實現150億元投資新進展。
二、外擴“朋友圈”
除了光伏市場本身產業鏈供需矛盾促成的企業戰略聯姻外,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提出,對于2021年的企業戰略合作影響更為深遠。
自去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國際上首次提出中國要在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今年3月,李克強總理在做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扎實碳達峰、碳中和各項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后,“雙碳目標”便迅速被各行業所關注,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也成為炙手可熱的投資對象,光伏企業在驚喜迎接巨大發展機遇的同時,迅速轉變發展戰略,圍繞“碳達峰、碳中和”重新制定企業發展目標及市場布局方向。
以隆基股份為例,2021年以前,隆基的戰略合作伙伴布局還大多圍繞硅片、組件、電站開發等光伏產業鏈上下游展開,進入2021年后,隆基股份則圍繞“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在BIPV、綠氫、化工材料等領域與中國石化、吉電股份、寶鋼股份等多家業內名企、跨界龍頭開展了多元全面的戰略合作,并且與西安交通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建設“交大-隆基零碳能源研究院”,在校企聯合路上更進一步。
陽光電源戰略布局則更偏向于構建雙碳目標背景下新型電力系統中的風光儲氫融合發展新業態。今年4月,陽光電源與三峽新能源、金風科技、河南新鄉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同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旨在推動新鄉市“十四五”期間新能源基地開發、風光水儲一體化、儲能產業鏈等領域開發建設,助力新鄉市成為“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示范區;5月,與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中財融商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陽光新能源將從新能源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兩端入手,在內蒙古自治區投資設立現代能源研究機構,參與當地現代能源發展規劃,創新打造一批光伏、風電、儲能、制氫示范項目等等。
此外,華為、晶澳、正泰、協鑫、天合光能等光伏名企在零碳能源、零碳智慧城市、風光儲氫一體化、分布式清潔能源等多方面也均有各自的戰略合作布局。